水运工程勘察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的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是按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利用测绘以及勘探的手段,进行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以及现场检验,分析地层结构以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获得场地的环境与工程条件,为工程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是一切工程的基础,勘察成果的准确性直接决定工程的安全性。
然而随着勘察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勘察单位为了争取最大利益,节约勘察时间和成本,常常不按照规范进行勘察工作,造成勘察数据作假等严重失信行为,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给工程建设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由于水运工程勘察工作隐蔽性较强,难于管理,我国很多地方目前在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质量控制环节中,对工程勘察质量的外部监控出现缺失。勘察单位存在失信行为,无法建立互信关系,勘察数据真实性往往受到质疑。
2017年5月4日,住建部正式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对建筑业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提出今后五年建筑业发展的六大主要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全国各省市如陕西、北京、山东等省市也都完成了勘察信息化的建设并且投入运行。为解决勘察行业面临的现状,建立水运工程勘察施工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可有效的解决勘察乱象,规范勘察市场环境,使勘察行业合理有序健康发展,对加快水运工程勘察信息化建设步伐具有战略意义。
1 平台总体设计
勘察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是以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为主线的勘察设计和管理集成系统,包括APP 端、PC 端和后台服务模块。APP 端主要功能是查看和采集勘察数据,上传流程设置为勘探孔认领、勘探孔录入、勘探孔提交,勘探孔录入归纳为回次进尺、土层信息、原位测试、土样信息、水位信息等五大内容模块。PC 端主要功能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包括勘察项目的建立、管理、勘察方案的导入、项目人员配备、勘察孔的建立、管理、勘察数据的风险评估、交互、导出等。后台服务模块负责整个系统的服务配置,监管服务平台主要流程可参照下图1。
图1 平台流程图
2 平台核心内容
2.1 监管平台风险评估的实现
勘察过程中,如何对上传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判别和分析,是监管平台的关键内容。当用户通过手机APP上传勘察数据时,在后台自动上传时间及GPS 的定位信息,上传到云端后,云端系统会根据勘察施工风险的控制要素来判断上传的数据是否合理,进而进行风险评估。控制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为:距离、时间间隔、当前施工深度。距离是利用开孔时获取的GPS 信息点与当前操作所记录的GPS 信息点之间的距离;时间间隔是指上一次操作与本次操作的时间间隔;当前施工深度是指本次操作时勘探孔位于的深度,如果上传的数据要素组合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可认为外业施工风险是没有异常的,是可靠的。
2.2 提高工作效率
勘察服务监管平台依据现行规范,自动匹配勘察用词用语,大量采用点选模式可以提大现场记录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出现描述错误的可能性。利用该平台可以迅速部署和开展数字化勘察服务,协同实现工程信息跨平台分享、在线编录、视频通话、信息推送、在线成图、进度统计、数据导出、生成勘察软件接口、勘察外业施工风险评估等多项强大功能。
3 勘察监管平台的应用
天津港北疆港区C 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项目为天津市重点工程,本项目堆场部分的勘察工作采用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进行监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势非常明显。
3.1 勘察进度实时显示
勘察工作进度统计APP 端与PC 端如下图3,以往勘察工作进度统计时效性较差,统计结果不准确。监管服务平台采用网络实时上传勘察数据,即可随时实时查看整个勘察的进度,又可以了解现场钻机施工情况,便于对项目进行监督,相比传统的进度汇报,平台进度统计更直观,时效性更好,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图2 进度统计
3.2 施工风险评估
对勘察数据的施工风险评估是监管平台的关键内容,考虑到岩土工程勘察工序复杂,上传的数据很多,由于手机定位的精度有限,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控制要素可能出现偏差,有可能导致个别逻辑判别点出现高风险的概率,所以在对钻孔进行风险分级时,勘察监管服务平台规定在所有操作中是可以容许出现风险点的,但存在风险的比例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过高,即意味着风险控制不良,通过实际工程使用总结,如果出现高风险的比例小于20%,或是出现中等风险的比例小于35%,可以认为风险控制良好,如下图3。
文章来源:《工程勘察》 网址: http://www.gckczz.cn/qikandaodu/2021/0519/594.html
上一篇:川藏铁路工程钻探钻掘技术与装备专题
下一篇:大地电磁测深在高速公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